确诊后就用胰岛素?控糖可以不走“寻常路”
发布时间:2021年02月09日 17:22 来源:洛报健康周刊
受访专家:
田军航 市第三人民医院(原铁路医院)内分泌科主任
都是刚确诊,该吃药治疗?还是打胰岛素治疗?刚确诊的糖友如果注射胰岛素,还能停针吗?关于刚确诊的Ⅱ型糖友如何选择降糖治疗路径的事,一起来听听专家怎么说吧。
1、确诊糖尿病的他,治疗不走“寻常路”
37 岁的陈先生,最近体重急剧下降,原本以为是劳累过度所致,直到他在小区里晕倒,被家人紧急送到医院后才发现,他患上了Ⅱ型糖尿病。
52 岁的聂女士,则是在一次体检中发现血糖偏高,进一步检查才确诊患了糖尿病。
“建议陈先生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,聂女士采取口服降糖药治疗。”田军航说,如果说聂女士选择的是常规降糖路径,那么,陈先生的治疗办法就属于不走“寻常路”。
田军航说,如果把高血糖比作敌人的话,常规应对做法是先“礼”后“兵”,即先通过生活方式改变和血糖“谈判”,如果不见效的话,就用“ 兵”—— 口服降糖药,也就是大家熟悉的二甲双胍控制血糖。要是控糖效果还不理想,再增“ 兵”—— 加其他药物,还不行就上“终极武器”胰岛素。“但如果常规做法并不能战胜敌人,可能让身体深陷‘战场’,血糖控制情况越来越糟。”
2、重“兵”猛击,打退高血糖
陈先生确诊时,餐后血糖达到了28 毫摩尔/升,糖化血红蛋白值超过了10,口服降糖药物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。
“通过胰岛素治疗,可以缓解糖毒性对胰岛细胞的伤害,避免‘战场’扩大带来身体损伤。”田军航说,强化治疗的时间多在3 个月内,一旦高血糖得到控制,糖友完全可以在医嘱下停用胰岛素,改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,甚至部分糖友仅需要通过饮食、运动控制就能达到控糖的目的。
按照《中国Ⅱ型糖尿病防治指南(2017 年版)》建议,只要糖友糖化血红蛋白≥9.0%或空腹血糖≥11.1 毫摩尔/升,即可采用这种方案。如果糖友口服降糖药3 个月后,糖化血红蛋白仍高于7%,也可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。田军航提醒,刚确诊的糖友,尤其是年龄偏大且有慢性基础疾病的老年糖友,一定要遵医嘱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。
3、预防糖尿病,别乱用二甲双胍
在口服药物方面,田军航提醒,虽然二甲双胍是治疗药物,但不能擅自服用预防糖尿病。
一些糖尿病前期人群,如肥胖、有糖尿病家族史等人群,如果需要服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,应遵医嘱进行,不可乱用。
此外,防治糖尿病,除避免一些危险因素,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外,关键还要尽早进行糖尿病筛查。如果确诊患了糖尿病,平时除了要进行血糖监测,还要每3 个月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。(记者 崔宏远 通讯员 王小燕)
责任编辑:赵柳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