鞋码越穿越大?当心是脚病了
发布时间:2021年04月15日 09:18 来源:洛报健康周刊
■受访专家
徐永申 河科大二附院骨关节科主任、主任医师
最近,家住西工区的楚女士买鞋时意外发现,原本穿37码正好,可现场试穿38码还有点挤脚,这让她心里直嘀咕,“老了老了,脚又长长了?”直到她出现内踝下疼痛症状,走不了多远脚就又疼又乏,这才到医院骨科就诊。检查结果显示,她患的是获得性扁平足,该病多发于老年人。
就诊
“鞋大了一码,现在连50米都走不了”
“脚长了,鞋大了一码,现在连50米都走不了!”前几天,67岁的楚女士在老伴儿的搀扶下,一瘸一拐走进徐永申的诊室。脱下鞋袜,楚女士站在地垫上接受检查。“您的足弓几乎完全塌陷了,鞋号可不得变大嘛。您原来不是扁平足吧?脚受过伤吗?”徐永申一边告诉楚女士基础检查情况,一边询问其足部病史。“没受过伤啊,这要不是影响走路了,真不觉得这是个事儿。”楚女士说,她想不起有过急性创伤病史,刚退休那会儿不是扁平足。经过进一步的查体和影像检查,楚女士被确诊为获得性扁平足,也叫成人获得性平足症。
释疑
正常足变成扁平足多是胫后肌腱功能不全造成的
“好好的,咋就变成扁平足了呢?”楚女士心里一直纳闷,身边的老伴儿也跟着犯嘀咕。徐永申说,正常人光脚时,踩在地上的脚印呈月牙形,要是脚印呈完整的脚板形状,这就是扁平足了,对老年人来说,足部受力点一旦发生改变,会引发包括足在内的身体多部位关节出问题。简单来说,正常足变成扁平足,多是胫后肌腱功能不全造成的。徐永申说,胫后肌腱可以简单理解为小腿至脚后跟处的肌肉组织,一旦因创伤、过度使用、炎症、肌腱退变等无法正常发挥作用,就无法保证步态正确,维持足弓的韧带也会劳损松弛,最终导致足弓塌陷,正常足也就变成了扁平足,老年人常出现足跟痛,也是因为这个部位出了问题。
提醒
老年人保持足部健康关键是感觉不适不要拖
老年人一旦患上获得性扁平足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,需要积极治疗。徐永申介绍,症状较轻的老年人,可以通过理疗、药物、足弓支具等来缓解症状。症状较重者,则需要通过相应的手术来治疗。“老年人保持足部健康,关键是感觉不适要及时就医。”徐永申指出,说起来简单,可事实上并不容易做到,这主要和老年人的就医习惯有关,根据临床统计,多数患者都是在出现剧痛症状,严重影响行走后才就诊,之前则是能拖就拖,或是贴膏药、吃止疼药了事,“楚女士的事儿又是一个教训,希望老年人多注意”。
■相关链接
老年人挑鞋试鞋有诀窍
关于老年人如何挑鞋、试鞋,曾在2019年6月27日作过相关报道。挑选鞋子时,最好现场试穿,并留意细节。老年人可以通过“踩一踩、折一折、扭一扭、挤一挤”来判断选择。
●踩一踩:试穿时,可以用力踩一踩鞋的前掌和后跟,看着鞋底的缓震性,要有回弹的感觉,鞋跟最好不要超过3厘米。
●折一折:一手握住鞋头,一手握住鞋后跟,对折,弯曲点应在鞋前掌约1/3处,这和我们的脚趾关节弯曲的位置基本吻合。
●扭一扭: 双手握紧鞋,做拧毛巾动作,鞋底中部即足弓处坚硬不易变形才行。如果鞋底可以随意扭转,这样的鞋子保护性差,老年人穿的时间长了,容易出现脚底酸痛和足跟痛。
●挤一挤:双手捧住鞋后跟,用力挤压,鞋帮不易变形才能给予踝关节足够的保护。
有扁平足、足底筋膜炎、内侧膝关节痛等病症的老年人,可以通过定制矫形鞋垫来缓解疼痛,达到矫正治疗的目的。
责任编辑:格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