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手丹心,擦亮心灵之窗
发布时间:2018年08月03日 09:47 来源:洛阳网
在洛阳,看眼病到一院,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,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不仅拥有先进设备和精湛的医疗技术,更重要的是医护人员与患者心与心相交,真正做到心系患者,成其久远。
心存患者,一片丹心
“老先生,您的下巴再低一点,不要紧张……”3月21日上午,王晓霞正在进行白内障手术,手术室外等待做手术的患者坐满了整个走廊。这是记者第二次拜访王晓霞,依然因手术多无法接受采访。王晓霞——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,副主任医师,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0年,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,对眼科各种常见病、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诊治具有较深造诣,尤其擅长白内障和视网膜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。

“阿姨,往前坐一坐,眼睛睁开……”3月22日下午记者再一次来到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诊疗室,王晓霞正在给病人进行检查。眼前的王晓霞,体态轻盈,说话做事干净利落,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着坚毅和果敢,其实内心却万分柔软。
自担任眼科副主任以来,王晓霞始终心系病人,经常看到她奔走于门诊、手术室、病房,她根据病人的情况,用药时尽量选择价格便宜的药品,能不做的辅助检查的尽量不做,千方百计降低病人的看病、住院费用,为了做好“白内障复明工程”活动,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下乡普查、宣传。2015年汝阳县有一贫困家庭母女三人患先天性白内障几乎失明,但因为贫穷一直没有治疗,得知这一情况后,王晓霞积极请示医院领导后,经过缜密讨论为三人制定不同的手术方案,对母女三人成功实施了免费手术,使她们重见光明。此事经媒体报道后,受到社会广泛赞誉。更有在洛阳进行外教工作的英国人马老师,慕名来到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进行白内障手术,王晓霞在团队中尽心尽力,先后为其实施两次手术,马老师不仅白内障得到了治愈,同时双眼视力都达到了0.6以上。

患者和同事们都说她身上有光环,王晓霞说:“我只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,脚踏实地,我们的想法都比较单纯,很少做宣传工作,一心只想看好每一位患者,做好每一台手术,我们的诊断和治疗,只要患者满意就够了。”
忠于事业,不忘初心
“我的父亲也是医生,我小时候一直住在医院家属院里,就像在医院里长大一样,经常会跑到父亲工作的办公室……” 王晓霞说起小时候,脸上不自主的洋溢着幸福的笑。
由于从小对医生的特殊情感,王晓霞更加珍惜她现在的工作,同时她以规范严谨的科学态度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及精湛的技术激励和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,周到热情的服务更是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和赞扬。由于她经常处置病人后还要连台七八个小时手术,长期不规律的饮食和连轴转的工作导致自己严重贫血,但为了病人的健康,自己只是稍作调整就回到科室继续工作。在坐门诊时遇到三四岁的屈光不正患儿不很好配合检查,她就细心的引导,耐心的等待,诊查一个孩子就需要半个多小时,为此她经常顾不上吃午饭。
对于加班加点工作,王晓霞说:“总觉得家里有人照顾,自己多干一点没什么,但患者们只要需要我,我就想多看几个患者,对每个患者都想尽心尽力。”对于工作,她始终不忘初心,其中的辛苦付出只字未提。
不断探索,充满信心
在忙碌的工作中,王晓霞的科学探索永无止境,她多次参加眼科国家级学术会议及学习班,2万余例成功的手术经验,为自己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经过多年努力,带领的眼科团队不仅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配置,还开展了微创白内障超声乳化术、高度近视眼内镜植入术、高速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等一系列新技术、新项目,有些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、省内领先水平,造福了一方群众,得到了患者的认可,经常听到患者对一院眼科的称赞。
由于王晓霞的工作业绩突出,深受患者的赞誉和同事们的认可,近年来除受到医院的表彰外,还荣获2017年“洛阳市巾帼建功标兵”和2018年“洛阳市三八红旗手”荣誉称号。我们坚信,王晓霞同志一定会在眼科专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

王晓霞简介
王晓霞,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,副主任医师,1997年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医学系,任河南省眼科中西医协会委员、河南省全民眼保健专业委员会、洛阳市医学会委员。2017年荣获“洛阳市巾帼建功标兵”、2018年荣获“洛阳市三八红旗手。
”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0年,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,对眼科各种常见病、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诊治具有较深造诣,尤其擅长白内障和视网膜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。她多次参加眼科国家级学术会议及学习班,2万余例成功的手术经验,为自己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经过多年努力,带领的眼科团队不仅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配置,还开展了微创白内障超声乳化术、高度近视眼内镜植入术、高速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等一系列新技术、新项目,有些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、省内领先水平。(高佳蓉)
责任编辑:刘妍贝